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下半场,人工智能不再只是概念与想象,而正在成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、管理效能与客户服务质量的核心工具。近日正式上线的 QIAI 企业智能体平台,作为中国首个一站式企业AI应用系统,成为当前AI落地能力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。
我们针对 QIAI 预览版 Beta1.0 进行了深度体验评测,以下是从“功能覆盖度、易用性、业务适配能力、协同能力”四个核心维度展开的系统评估。
01 全流程自动化,显著降低AI门槛
QIAI 以“注册即用”的方式提供平台服务,企业用户无需本地部署、无需掌握任何提示词或代码,仅通过自然语言即可实现从知识库建设到AI智能体部署的全过程操作。
系统支持将企业现有的各类资料(如Word、PPT、PDF、图片、网站链接等)快速上传至平台,并自动解析为结构化知识库,进而生成专属AI智能体。每一个智能体都具备独立对话能力,能够结合训练内容,完成介绍、问答、决策、内容创作等多项任务。
02 应用市场体系化,覆盖企业多场景刚需
QIAI率先上线了由平台自研的16项AI功能插件,覆盖内容创作、图文设计、数据分析、招聘翻译、客户管理等多个通用业务领域。这些插件全部可通过自然语言触发,页面交互统一,无需用户切换系统或理解复杂流程。
典型功能包括:
• AI PPT生成助手:根据输入主题自动生成完整演示文稿;
• 平面设计师:支持商品图、宣传图、品牌Logo等图像自动生成;
• 文档翻译器:支持各类格式中英文一键互译;
• 招聘广告助手与培训方案工具:生成岗位JD、薪资建议、员工培训计划;
• SEO优化与舆情分析插件:助力中小企业拓展品牌影响力。
所有插件具备“即插即用”属性,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秒级,支持多任务并发调用。
03 多智能体协同,实现企业组织智能化升级
QIAI 允许用户将多个知识库组合挂载至一个智能体,或将多个智能体按任务进行编排联动,形成一个“可编程的企业AI中枢”。这种架构模式尤其适用于大型企业的多部门、多场景协同。
以我们模拟测试为例,企业可同时创建“客户服务智能体”“财务答疑智能体”“项目管理智能体”等多个角色,并按需组合使用。例如财务+人力资源智能体组合可直接输出企业年度招聘预算分析,避免传统数据调取过程中的多轮沟通成本。
此外,每个智能体均可通过平台一键生成独立网页或公众号接入组件,企业可以将其嵌入官网、小程序或内部系统中,完成智能化入口部署。
04 定位精准,产品设计切中企业真实痛点
从体验角度看,QIAI并未追求泛化大模型平台的“全能幻想”,而是选择聚焦在“企业能否实际落地应用”的核心逻辑之上。其模块化设计与插件市场机制,使AI能力真正贴近企业的业务需求,而非技术炫技。
对于预算有限但有自动化需求的中小企业,QIAI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轻量化入口;而对于对内协同与对外服务有更高要求的大型企业集团,QIAI则具备构建多智能体矩阵、知识图谱与任务引擎的技术潜力。
结语:从“会用”到“用得起”,AI真正进入企业主航道
从实际体验来看,QIAI并非一款停留在“可玩”的AI工具,而是一套完整、系统、可落地的企业智能平台。在AI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,谁能率先构建面向企业实际场景的AI系统能力,谁就可能获得下一轮产业红利的入口地位。
QIAI提供的,是一个“让企业能用、敢用、想用”的系统性解决方案,它的出现,不仅降低了AI技术的使用门槛,更推动了“智能体即员工”这一新范式的现实落地。
QIAI平台目前已完成首轮数千万元融资,估值突破2亿元,并正加速推进第二轮融资进程。其背后所代表的,不仅是企业服务的新范式,也是全球AI商业化能力竞争的前沿。